第三十五章 “不休之秘”!-《旧日音乐家》
第(2/3)页
范宁的声音压得更低,带着令人战栗的诱惑,问出了在场的“东西”们最恐惧也是最想渴尝的话语。
“我们是否真正触及了那驱动‘转换’本身的、第一性的‘力’?”
“是否找到了那个能生成一切基本结构、一切集合、一切转换规则的‘一’?”
范宁静静地站在讲台中央,仿佛一尊刚被唤醒的雕像,没有再看任何“黑影”,目光虚焦,投向遥远的未知高处。
连音乐转换理论那样的高度,知识的位格就已同于“普累若麻”,现在范宁的言语几乎只占了极少一部分的要素,很多概念已经不是经验的文字可以表述的了,教室里弥漫着一种近乎凝滞的寂静,除了那些仍呈诡异挣扎姿态的“东西”。
范宁似乎又开口说了什么,声音不高,却像实质性的光线刺穿了空气:
“我们此前所学的和声,对位,申克,集合,转换皆是幻象。”
一句话,石破天惊,但他随即补充,语速缓慢而沉重:
“或者说,是表象。它们并非错误,如同盲人触摸巨象,它们真实地描述了各自接触到的部位,但它们所描述的,并非那巨象本身!”
他缓缓抬起右手,五指张开,仿佛要攫取空气中无形的存在。
“后面这一句,是不是‘耳熟’了一点?”
“不错,正如‘聚点’和‘辉光’曾经位于世界的最高处,神性全貌无可得见,只有不完全坍缩的侧影可为之描述,因此才有了七大相位与秘史之力音乐的奥秘,艺术的‘辉光’,同样存在一个‘源点’!”
范宁的声音带着一种近乎痛苦的崇敬。
“‘聚点’毁灭了,这世界如今也没了什么艺术,但祂曾经存在过,那个不可言说、无法听闻的绝对的音乐本体,曾经存在过,今日我的作结,即是万音的起源与归宿,是充斥所有维度的‘辉光’,也是驱动一切艺术现象的‘第一因’!”
“这个‘第一因’本身是无限的混沌、是纯粹的可能、是导向真理的真理!祂位格过高,凡俗生物与见证之主在面对祂时没有本质的区别,只是为了能被艺术家那有限的感知所捕捉,形成一部部具体的作品,祂必须.‘坍缩’!”
“祂必须将其无限的真理,其浩瀚的‘火花’,剥离绝大部分,只留下一个极其有限的侧面,投射到某一个特定的、低维的认知平面上。”
范宁停顿片刻,让这个暂还未“命出其名”的概念,如毒素般渗入了整个世界的思维。
“现在,听好”
“和声学!”范宁的左手手指轻弹,仿佛在琴键上落下了一个看不见的属七和弦,“是那‘第一因’在纵向张力与解决这一极其狭隘的维度上,坍缩后形成的表层语法,它捕捉到了‘辉光’中关于‘倾向与满足’的零星回响!”
“对位法!”他右手手指在空中交织,划出复调的线条,“是那‘第一因’在独立线条与共时性的维度上,坍缩后形成的理性戒律,它映照了‘辉光’中关于‘秩序与交织’的破碎倒影!”
范宁的目光又骤然锐利,黑板上显出已多次出现的那永恒的三个词:前景、中景、背景。
第(2/3)页